记者陈永报道,随着上海海港与横滨水手队的亚冠比赛以1比4的惨淡比分落败,以及上海申花队以0比4不敌川崎前锋队,中超球队的2024至2025赛季亚冠精英联赛之旅宣告结束。这场失利不仅让中超俱乐部和球迷深感痛心,也引发了对联赛现状的深刻反思。
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中超在亚冠联赛的竞争力正快速下滑。在亚冠联赛改制后,中超球队的实力在东亚区处于中游偏下的位置。要想杀进东亚区8强,需要竭尽全力再加一点运气;而要想更进一步,进入亚冠精英联赛8强,其难度极大。
展望未来,中超面对亚冠的挑战,是一个知难而上还是随遇而安的问题。这其中,外援的选择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这也让2025至2026赛季的亚冠联赛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外援身价的下降,体现了中超俱乐部投入的减少。从2019年至今,这个趋势始终没有改变。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过去,中超俱乐部大多会选择赴欧洲进行冬训,寻找热身对手和更高强度的训练,而现在则更多地选择在国内进行训练和寻找热身机会。
与此同时,中超球队的整体技战术水平也呈现出固化的趋势。在亚冠精英联赛这样的高水平赛事中,中超球队明显不适应比赛的节奏、强度和战术打法。在与日本球队的比赛中,这种不适应表现得尤为明显。中超球队在面对日本球队时,往往会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失误和丢球。
从历史数据来看,目前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上的竞争力已经回到了14年前,即2006年到2011年的水平。那时候的亚冠联赛也经历过困难期和转型期。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现在面临的困境和那时的情形已有所变化。当时的对手实力还未完全崛起,而现在面临的是日本和韩国等技战术更加成熟和强悍的对手。
尽管如此,中超球队在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上仍存在不小的问题。最近几年间,中国足球在青少年层面遭遇了低谷期。虽然05后一代球员开始展现出复苏的迹象,但他们的比赛积累严重不足。这批球员在未来几年内将逐渐进入职业联赛,但需要为过去的缺失“补课”,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不确定性才能进入成熟期。
面对亚冠联赛的挑战,各方普遍存在悲观的态度。然而必须强调的是,不论何时都不能轻易放弃亚冠赛事。国家虽然重视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以青少年为核心的工作也一直在展开但是也非常重视国家队的建设这是非常清楚的事实如果国家队轻易放弃比赛会对整个联赛以及青少年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国家队就是中国足球的颜面亚冠则代表中国职业联赛的颜面因此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应全力以赴至少要在亚冠精英联赛东亚区12强赛阶段努力争取进入东亚区8强至于成绩如何那就要尽人事听天命了要提高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除等青年球员成长之外在短时间内的办法便是提高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虽然增加外援名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必须要行动起来否则很难实质性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同时也要看到投入方面的问题目前中超俱乐部主要依赖地方政府自身提升投入难度极大最好的办法是提升联赛整体的收入这需要国家在决策层面做出一些调整例如解决中甲死水一潭及欠薪问题以确保中甲联赛的竞争力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等等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未来提升竞争力而在此过程中也要关注并增加外援的使用这需要在职业联赛稳定和健康的前提下逐步推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或许会有所调整包括增加外援名额和中超球队的整体水平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一蹴而就不过对于那些困扰着中国足球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只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时间而已面对挑战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随遇而安而是要积极应对勇往直前即使前方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可能迎来转机在亚冠精英联赛上重振雄风重现中国足球的辉煌